2025年伊始,万科集团发布公告,宣布深圳国资系统高管全面入驻核心岗位,标志着这家曾被誉为”最市场化房企”正式进入国资深度管理时代。这一变动与万科2024年预亏450亿元的巨额亏损以及高达9828亿元的负债密切相关。
万科的”国资化”并非始于今日,早在2017年,深圳地铁集团就已成为其第一大股东,但彼时承诺不干预经营。如今,这一承诺宣告结束,国资全面接管,并实施”一揽子方案”:清理非核心资产、优化债务结构、回归住宅开发主业。
万科危机的深层原因在于行业长期矛盾的集中爆发:需求端萎缩、土地财政依赖以及债务循环断裂。当市场机制无法化解系统性风险时,政府主导的救助成为必然选择,万科的案例也反映了政府角色的转变,从监管者转向风险化解者。
万科的国资化探索了一种”市场化运营+国资信用”的混合模式,在保留部分职业经理人的同时,由国资把控战略方向,寻求风险管控与专业运营的平衡。
这一事件也预示着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:国资主导化、业务聚焦化和融资分化。然而,万科的重生之路仍面临挑战:债务重组、主营业务恢复和新治理模式的有效性。
“万科事件”引发了关于效率与安全、道德风险以及行业生态重塑的广泛讨论。国资接管虽然能短期维稳,但也可能影响企业创新活力。如何平衡风险防控与市场竞争力,如何避免道德风险,如何维护市场公平,都是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。房地产行业正经历深刻的转型,一个以风险化解、结构优化和国资主导为特征的新周期已经开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