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

越剑智能实控人减持套现:家族企业风险暗藏,智能转型是迷雾?

author 2025-05-19 5人围观 ,发现0个评论 以太坊智能合约挖矿交易所NFT

越剑智能实控人集体减持:资本市场的“精准”套现?

减持计划:四位一体的资本运作

越剑智能(603095.SH)近期发布公告,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、董事长孙剑华,以及总经理马红光、孙文娟、孙建萍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。四人合计减持比例接近3%,这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,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。公告中,减持的理由是“个人资金需要”,这四个字背后,隐藏着多少资本运作的考量?孙剑华选择大宗交易,意在悄无声息地套现,减少对二级市场的冲击;而马红光、孙文娟、孙建萍则选择更为直接的集中竞价,这种方式虽然可能对股价造成一定压力,但也更显“迫切”。这四位实控人的减持计划,看似独立,实则形成了一个“四位一体”的资本运作,共同释放着同一个信号:对公司未来股价的预期或许并不乐观。

股权结构:家族企业的风险与挑战

公告中披露的股权结构,更像是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。孙剑华、马红光是夫妻,王伟良、孙文娟是夫妻,韩明海、孙建萍是夫妻,孙剑华、孙文娟、孙建萍又是兄弟姐妹关系,王君垚则是王伟良和孙文娟之子。这种典型的家族式管理,在中国民营企业中非常普遍,但也隐藏着诸多风险。家族成员之间利益捆绑,容易形成“一言堂”,决策缺乏制衡,可能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。此外,家族企业在传承过程中,也容易出现内斗,导致企业发展停滞甚至衰败。越剑智能的这种股权结构,是否会影响其未来的发展,值得我们持续关注。

上市之路:浙商证券的“护航”与高额费用

越剑智能于2020年4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,发行价格为26.16元/股。能够成功上市,离不开保荐机构浙商证券的“护航”。然而,上市的背后,是高昂的发行费用。越剑智能支付给浙商证券的保荐承销费用高达5660.38万元,这笔钱对于一家实体企业来说,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。上市固然能够带来融资,但也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。这些费用最终是否能够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,还是仅仅成为券商的“提款机”,值得我们反思。此外,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募集资金用途,是否真正落到实处,也需要我们进一步追踪。

分红与转增:数字游戏下的股东利益

越剑智能在上市后,也进行过多次分红和转增股本。2022年,公司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股转增0.4股,看似慷慨,实则是一种数字游戏。转增股本并不能增加股东的实际收益,反而会稀释每股盈利。2024年,公司拟向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.00元(含税),并每10股转增4股。这种分红方案,看似回报丰厚,但实际分到中小股东手里的钱,又能有多少?在实控人减持的大背景下,这种分红更像是一种“维稳”手段,试图安抚市场情绪。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,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,以及是否能够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。

智能纺机:转型升级的“智能”迷雾

越剑智能的主营业务是智能纺机,这 seemingly 迎合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。然而,所谓的“智能”,究竟是真正的技术创新,还是仅仅是概念炒作?招股说明书中提及的智能纺机生产基地及研究院建设项目,以及年产500台智能验布机项目,是否真正为公司带来了核心竞争力?在纺织行业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,越剑智能的“智能”之路,能否走得通,仍然是一个未知数。我们应该警惕的是,一些企业打着“智能”的旗号,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,最终导致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。

请发表您的评论
Powered By huobi40.com